香港就業市場平穩,失業率連續4個月維持在3.3%不變,而就業不足率亦保持在1.5%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,受美國貨幣政策及財政問題引發的政治角力困擾,全球經濟前景受影響,須密切留意對香港勞工市場的潛在影響。
《星島日報》報導,今年7-9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.3%,與6-8月數字相同。就業不足率也維持在1.5%的水平。當局指,失業人數減少1600人,回落至13萬4200人,而就業不足人數則減少1400人。撇除季節性因素,資訊及通訊業和社會工作活動業失業率上升,建造業和住宿服務業失業率下跌。
張建宗指,勞工市場在第3季依然偏緊,總就業人數錄得2.7%的按年增長,在過去一年累計共增10萬個職位,勞工市場仍處於全民就業狀態,加上企業招聘意欲大致維持正面,失業率在短期內可望保持於較低水平。
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昨亦公布最新調查數據,顯示香港第3季招聘意欲良好,與今年第2季相比,較多受訪企業有意增聘人手。僱員流失率最高的行業是建築、物業發展及地產界別,達到1成,而文職及前線人員錄得最高流失率,達6.7%。
此外,菲律賓人質慘劇已過3年,菲律賓仍未道歉,有政黨提出向菲律賓實施經濟制裁,停止進口菲律賓產品。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表示,事件傷害港人感情,菲總統數年來拒絕道歉,港方實施經濟制裁可以考慮,但不應一次過發動經濟制裁,可先給予對方警告訊息。
他又認為,菲港每年貿易額僅有600多億元,以國家規模而言並不算多,擔心制裁未能對菲國構成大壓力,因部分港菲貿易額屬於轉口,菲國可改經其他國家轉口至內地。
今年歐美經濟疲弱,內地市場亦不見強勁,他預料今年全年香港出口數字不會有驚喜,按年升幅輕微,寄望隨美國經濟問題紓緩,明年下半年香港出口情況有改善。
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則表示,聯繫匯率的出現有其歷史因素,現時國際經濟環境不明朗,倘脫鉤有很大風險,與美元掛鉤有助維持港元穩定性。